阿云婶子嫁闺女的前一天秦清曼就被请去帮忙, 倒不是让她帮忙做饭洗碗,而是帮忙叠叠婚床上的被子。
秦清曼嫁得好,卫凌不仅长得好, 工作也好, 职位又高,又能挣钱,又心疼媳妇,在他们靠山屯早就出了名,所以阿云婶子闺女出门的前一天阿云婶子就把秦清曼请去帮忙叠婚床上的被子。
意喻也是希望自家闺女所嫁之人也能像卫凌这样体贴媳妇, 疼爱媳妇。
希望自家闺女能像秦清曼一样幸福。
秦清曼被阿云婶子请去帮忙,楚楚也没落下, 楚楚虽然虚岁六岁了, 但还是能当一当压床童子的。
七十年代的结婚很热闹, 但不会像后世那样大办酒席。
因为物质匮乏的问题, 没人请得起这样的客,也没法办像样的酒席, 只有主家给迎亲的队伍适当准备一桌酒宴,主家陪吃。
像秦清曼他们这些帮忙的就纯粹是帮忙,不能留下吃饭的。
就算主人客气邀请也没人留,还是一个字。
穷!
吃不起, 还不起。
秦清曼这天去给阿云婶子帮忙穿得很喜庆,红色的棉袄, 楚楚也是一身红,脸上还被画了两个红蛋蛋,跟年画里出来的童子一样。
要不是能跑能跳, 绝对会被大家搓揉到掉一层皮。
阿云婶子家的人不少, 见到秦清曼姐弟俩都非常的客气与开心, 都是一个屯里的人,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着话唠嗑,在这种喜庆日子里,说的都是开心吉祥的话,没人没事找麻烦。
来帮忙的人不少,一人负责一点,很快就能弄好。
弄好后,大人们就坐在厅堂一边烤火一边唠嗑,阿云婶子今天也没吝啬家里的松子,瓜子,抓了不少出来给大家打牙祭,也算是积累人气。
这要是换在古时候,怎么都得办上一两桌酒席宴请大家。
古时候虽然也穷,但农家只要自己勤快一点养猪,种菜,这种喜庆日子怎么都能办出酒席。
现在不一样,不允许私人买卖,不能养猪,养牛,也不能个人发展经济,所有的经济都是集体的,都是计划好的,物资也是凭钱、票购买。
所以人们的日子虽然比古时候好些,反而办不起酒席。
秦清曼是年轻的媳妇,跟大家的话语没那么多,也就少说话多听,问到她时,她才回答几句。
至于楚楚,正在叠好了被子的炕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