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县令在替贵族谋福利,但在税收上,他还不敢做手脚,县里交上来的税,都还在合理范围之内。
姜蓁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提醒道:“再给你一年的机会,若明年还是如此,这县令你也别做了。”
“臣记住了。”赵县令小心翼翼的回答。
提点完赵县令之后,姜蓁就对下一个官员问道:“钱县令,你解释一下交税路上的损耗吧。”
姜国的税法很老套,姜蓁也没有特意去改。老百姓平时地里种什么,交税的时候就交什么,假如地里种的是小麦,收税的时候就收麦子,还有秸秆。秸秆这类东西,可以做牲口的口粮,也是一种战略物资。
县里收来的各种税收,会派衙役送往郡城,郡城那边再派人把税送往都邑。
粮草笨重,运送起来又麻烦,路上总会产生大量的损耗,这里面的猫腻尤其多。
往年诸位官员也会贪,这两年有姜蓁在,大家都有所收敛。钱县令稍稍放纵了一下,就落到了姜蓁手里。
面对姜蓁的诘问,钱县令把自己准备了许久的借口搬了出来,“送粮食的路上,刚好遇见下雨,差役没护好粮食,让粮食发霉。这事郡城的仓吏也能替他们作证,我已经惩罚过他们了。”
“下雨?”姜蓁扯了扯嘴角,提醒道:“下雨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出发的时候就截取了新粮,换上了发霉的粮食。”
被姜蓁点破之后,好几名官员的目光都看向了钱县令,眼神里都写满了震惊,原来还能这么玩?
粮食在路上没保护好,差役是会受罚,但那些霉变的粮食也会算在正常的损耗之内,一般情况下,上官也不会追究。
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巧妙的法子了。可就算这样,钱县令的做法也被姜蓁揪了出来。
震惊过后,其他官员的表情就变得老实了起来。
【这姓钱的胆子真大,敢跟我们斗。他说下雨我们就信?难道我们不会查啊。】
【普通潮了的粮食,晒晒就行。粮食霉变到不能吃的程度,也是需要时间的,钱县令是真的不懂科学。】
【这群官员的很多做法,其实都禁不起细查。只是他们没在都邑当官,没人盯而已。】
【姜国那么多官员,他们还抱着侥幸心理呢。】
钱县令做的事情,已经触犯了姜国的律法,所以姜蓁毫不客气的说道:“把钱县令压入大牢,审过之后,择日斩首,家产查抄,家人迁到象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