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10】(2 / 4)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柳本问我,“我真的不知道还有谁。”

我原本不想理他,但是我又不想敲键盘,“正常来说,人在外的表现和在内表现不一致很平常的。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家里乱七八糟,这很平常。”

柳本点点头。

“但是如果死者是在外会收拾打扮的话,那确实也符合他车子整洁的情况。”

柳本立刻反应过来,连忙看法医报告,“他用来当司机制服都穿了有两三天,脸上还有没剃干净的胡须。所以他原本就这么不修边幅,可车子又那么干净。这里面有问题!”

我再给他一个提示,“便利店录像里的车头上有芳香剂。一般来说使用芳香剂多为女性。还有……”行李箱……

我还没有说完,柳本两眼发光道:“你的意思是说,死者的前妻会来帮忙打扫车子?她其实还暗地里跟死者有来往。这是巨大的发现,我还没有看过有人提出前妻的……”

“……”

我就这么冷冷地盯着他脑洞大开。

“对不起,我不该长舌头。”柳本捂着嘴巴看着我。

我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在这不知不觉的废话里面,只剩下三分钟了。我懒得跟他讲,“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只能靠同学衬托了。你收集到什么情报,给我讲讲。我们把他们没有发现的点加上去。”

这案子里面人物很杂:死者,拿带着血迹的行李箱的人(乘客),便利店店员、护林员、死者前妻、提供死者基本人际关系的死者邻居、黑/道成员。

有些人已经给出了名字,有些人还在调查中,只能用名称代替。

目前主流的思路是——

死者是被黑/道成员残杀。

杀人动机为追债。

杀人手法是黑/道埋人。当人进行呼吸时,胸腹收缩之际,泥沙下陷,会一点点压迫胸腔的空间,致使人无法扩张胸部进行呼吸,导致窒息而死。

杀人工具已被携带走。

至于行李箱是其他事件,这种想法可以解释最多的矛盾点,逻辑简单又完善。但缺点就是凶手会很难追踪。

还有一种假说,就是带着血迹的行李箱的人,也就是在录像里面出现的「乘客」,是凶手。

杀人动机根据乘客的身份而定,要么是追债,要么是死者无意中发现行李箱的秘密,凶手决定杀人灭口。

杀人手法同上。

杀人工具同上。

这种假说把杀人动机复杂化,而且还更好地解释了主流思路里面没有补上的疑点——为什么黑/道明明有时间折磨死者,却没有第一时间把车子给烧了,不符合黑/道的作风。哪怕是有担心火烧起来会引起护林员发现,但是短时间也没有那么容易发现,只要人死了,火大概随便烧一层座椅皮即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