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196. 姜相结堂党 与太子‘剖心论朝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6. 姜相结堂党 与太子‘剖心论朝堂’……(4 / 6)

虽说……李弘微微叹气:姜相做左仆射,必然比不上太师的。

太师凡事谨慎,多持中不言。可姜相,是明明白白偏向母后。东宫所出政令,凡与皇后相违,都不用怀疑,姜相一定按皇后的旨意去办。

“诏令未下,此事便未定下。故而臣特来向殿下建言。”

太子李弘见他如此正色,就也端坐了细听。

虽说郝处俊入东宫才没几年,但李弘还是很敬重这位太子右庶子的。

此人知书能礼,兼有学识。且安于清贫,从不阿谀奉承皇族与权贵。太子李弘曾听过郝处俊从前为官一桩出名事迹——贞观末年郝处俊考中进士,那时吏部还没有什么报名考官,而是分配制,郝处俊被分配到滕王府去做长史官了。

当时吏部王老尚书正是看重郝处俊性子比较直,不畏皇族敢于直谏,希望他能劝谏管束一下喜欢敛财,多胡为的滕王李元婴。

然而他忽略了郝处俊另一种书生傲气。

郝处俊看不上滕王人品,直接‘弃官归耕’,表示这活没法干,回家乡耕地去了。

正因此事,郝处俊在士族中名声很好,是所谓的‘搢绅义之’,觉得这种不留恋官职权位,敢于冒犯得罪皇亲国戚的,才是风骨啊。

于是后来郝处俊又被不少世家朝臣举荐回来了,没有白衣终老。

滕王倒是上奏疏告了他一状,但无奈滕王本身的名声太差,这告了郝处俊一状,反而给他扬名了。

*

见太子端坐,郝处俊就从袖中取出奏疏,开始启奏。

“殿下也已监国近一载,朝中各署衙的朝臣都熟谙于心。”

“不觉得,若姜相再为尚书左仆射,颇有引官朋党之嫌吗?”

太子蹙眉:“郝尚书慎言。”

皇帝亲手教导过两年,又监国一年,太子还是领悟了许多轻重的:比如‘引官朋党’这个罪名就太重了。若是这句话是紫宸宫父皇口中说出来的,姜相只怕要立时认罪辞官。

郝处俊先行礼认罪,然后抬头道:“殿下,今日臣以东宫右庶子身份谏言,语不传六耳。只是一片为殿下的赤心,是想与殿下彻底论一论这朝局。”

“殿下身边属臣虽多,但人人恐因言获罪,只怕没有人愿意与殿下剖心而论。”

太子抿了抿唇。

是的。

起初倒是还有一些,可后来,东宫属臣被父皇母后换了个遍。尤其是母后换来的那两个北门学士,与姜相一样,面上恭恭敬敬,但实则,一点不听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