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觉得,臣筹钱修路的法子如何?”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处自然多,但问题是,修路也需要钱。
姜沃算过城建署如今自制水泥的成本,就算火山灰这种原材料由属国‘自愿友情赞助’,每修一米的混凝土路,造价也绝对比夯土路高不少。
先别说京城外,就算是想将长安城各主路修成混凝土路,算来就是一笔巨额开支。
而户部辛尚书,已经像那‘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鸭一样,来吏部找过姜沃,提前‘拒绝’她了。
辛尚书先是好生夸赞了姜尚书神思,又将那混凝土路的妙处赞了又赞,然后‘图穷匕见’——
姜沃就见辛尚书摆着慈爱的笑脸道:“姜尚书,如此好的混凝土路,造价必是不菲吧。唉,若是国库有余钱,便给天下数百州都修上这种不怕雨雪的路才好呢!可惜啊,这几年国库度支可实在是太紧了。”
“昨儿为了两千贯钱,国子监祭酒还在我那磨了半日,这日子真是难过啊。”
可谓是表面好话说的天花乱坠,本质还是来通知姜沃一下:这路很好,但姜尚书要大规模修路,没钱哈!
姜沃:……
其实只要皇帝下旨,辛尚书哭着也得把预算挤出来。
但姜沃想了想,与其用国库的税赋银钱,不如用富户的钱!
其实自打第一条混凝土路修好,就有不少朝臣到吏部以及城建署打听过,想要出钱让城建署为自家门口也修一修路。
一来为了出行方便,二来更是为了颜面。
长安城中富户甚多,好颜面爱斗富的人也多,有的为了宴席上一道珍肴,都不惜耗费百金。
而菜肴还得进门上桌的客人才能吃到,但这样一条路修在门口,可是人人都能看见的!
姜沃来自于信息爆炸时代,见多了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尤其是‘高人一等’付出极高的溢价的人与事。
因而,在她的授意下,城建署至今未松口给任何勋贵世家私人修路,哪怕是王公贵族也皆不允。
毕竟,姜沃的‘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
混凝土路本身的好处,确实足以让城建署报出一个远高于成本的高价,但还不够。
“臣请帝后之尊,为此路再加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