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缘故,她也细思过了。
此时正好提出:“老尚书,若是咱们将贡举事交出去呢?”
也已经累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王老尚书顿时眼睛一亮:“交出去?具体说说!”
裴行俭立刻起手姜沃倒茶。
姜沃含笑接过,然后对王老尚书道:“吏部原就要掌官员的选授、勋爵、甚至还有每年的功考。再加上贡举事。”
“公务繁杂、诸事同担,恐忙中出错是一回事。”
姜沃道:“更有个缘故一直在我心上记挂着——老尚书觉不觉得,吏部在官员任免上的权职太重了呢?”
王老尚书与裴行俭皆是神色一凛。
如今没人觉得吏部权职太过,是因为科举入仕,还不是入仕的主流途径,属于放在吏部顺手办了的事儿。
但只看皇帝的圣意,就能预料到接下来数年,科举入仕的官员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士科分量会越来越重……
到了那时候,若贡举事还在吏部手里,岂不是成了——吏部行贡举选学子,然后吏部再开‘资考’为这些学子授官,最后还要年度考核这些官员——那,从此后选出的官员,是不是与吏部捆绑的太深了?
姜沃轻声道:“就比如上一回贡举,老尚书是‘知贡举’,我为副手。考中的进士,可都要叫老尚书一声座主。”
“老尚书自是心中坦荡,不会私偏于人。但旁人未必如此想。”
王老尚书越听越严肃。
很快决断道:“若如此说,贡举事实不该留在吏部了。”
吏部职权太大,圣人将来终究不能放心。
且事情越多,越难尽善尽美。与其将来担着圣人猜疑,再被旁人抓到吏部出了错,被罢免掉职权。
还不如主动分权给圣人看。
至于分给谁,都不用姜沃再说,王老尚书和裴行俭很快都想到了:专门负责各种典仪的礼部,就很合适啊。
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还得礼部顶上啊。
*
且说,今日来巡考的,不只有王老尚书等人。
其余六部尚书并九寺正卿,但凡有空的,也都特意来考场转了一圈,着重看过考自家部门的候考官们。
心情都很不错,像是菜农看着即将可以收的水灵灵小菜。
礼部尚书许圉师也过来溜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