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09章 第一场科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第一场科举(4 / 9)

姜沃在旁听着,正好想到一事,便向皇帝建言道:“陛下,太医署会向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地派出一名医博士,数名助士——司农寺是否也能同此例,日后向天下各州派出农博士?”

“此议甚佳。”国子监祭酒和司农寺吴少卿,差点忘了还在御前,当场就讨论起此事,分起了谁来办学谁来授课的公务。

还是被想要发言的户部任尚书打断,才意犹未尽停下。

……

凡此种种,各署衙皆有建言。

旁边负责记录的两名中书舍人,笔就没停过,哪怕立政殿很凉爽,他们也因奋笔疾书写出了一头汗。

众人拾柴火焰高,无外如此。

然,除了体会到‘集思广益’外,姜沃更深的体会,其实还是世家门阀的根深蒂固。

姜沃从来不轻视古人的智慧。

因而她从不信这么多朝臣里,没有看透‘世家门阀吞并大量土地’‘多有隐户不纳赋税’的危害。

但并没有朝臣真切的剑指这一点。

毕竟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是出自世家,便是不肯得罪世家(起码此时不肯明着得罪世家)。

总的来说便是,这些朝臣策论中,好的建言颇多,该着手去推进的也有不少,但‘真正触及皇帝炎热灵魂’的并没有。

唯一算是比较入皇帝心意的,便是他去岁才新升的同中书省门下三品杜正伦,提出了些有利于朝廷‘堪实户籍’的举措。

比如不能任由各县、里自统户籍报上州府,而是改由州府下派官员去督查登造户籍,甚至朝廷也要每几年从京中派出朝臣,去各州审核户籍。

杜正伦还特意提出,要令下派朝臣避开各自的祖籍,以免私情。

姜沃听着,这便颇有些‘人口普查’的意思了。

也算是能抑制些‘隐户’之患。

皇帝也即刻给予了杜正伦正面回应,将其正式提为中书令。

**

很快,八月里,被王老尚书安排至‘吏部考功属’,正式接触到大唐科举的姜沃,再次深深体会到世家于朝堂之根深。

且说大唐的科举制颇复杂,笼统来说分为三种考试科目:进士科(考时务策论)、明经科(儒学典籍)、已经不一定每年都举办的制科(考例如法律、算学等特殊科目)。[2]

当然,世家感兴趣的,只有‘国家取士入朝’的明经、进士两科。

是看不上制科的。

其中,又以‘进士科’更难考中,前程更远大,更为士族所青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