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句丽的地盘,并不比当年隋唐起家的时候差。
因而在有战略眼光的皇帝眼里:高句丽,就像是蛰伏的虎狼。
姜沃低头看着舆图:皇帝的担忧倒也没错。
辽东一带,是跟关中一样,一旦诞生一个强大的政权,是能够参与天下争霸的。
比如后来把宋压得很难受的辽,比如金朝,比如从辽东起家最后入了中原的清。
*
高句丽是要打,但年幼的晋王刚做了太子,皇帝便立刻已经有整兵的行动。
不光李治能看出来,只怕其余看出皇帝心思的朝臣,心里都会犯嘀咕,同时也在心里认定,太子仁厚,恐将来长于治国而弱于军旅。
媚娘当时看着有几分低落的李治,很直接就道:“殿下若此时就开始难受失落,将来可是失落不完的。”
李治:……
“我以为你会安慰我两句。”
媚娘莞尔:“殿下何用我安慰?殿下早知道该做怎么做,就是心里犹豫,又有些不甘心罢了。”
李治把头别过去:“哪有,我没有不甘心。父皇雄才伟略,我自不如。父皇不放心我,要提早征高句丽,也是应该的。”
媚娘‘哦’了一声,也不再说,专心去撸大猫。
还是李治忍不住,转头问道:“怎么能说话说一半?”
媚娘拿手指去戳猞猁的额头,把李治的心思一一说出来:“殿下自然不是个只能由臣子辅佐,萧规曹随,将来不能建功的太子。只是如今刚入东宫,圣人难免看殿下是需要处处替你打算好安排好江山的幼子,朝臣看殿下是宽和仁厚需要臣佐的年轻太子,殿下当然不甘心。”
“但殿下又知道该怎么做。”媚娘转头看他,很认真道:“殿下明明知道,现在该做的,就是陛下心里的守成太子。”
要是现在李治因为这点不甘心,就非要跳出来表现,才会犯错误,才会令皇帝失望。
他现在能做的,最令皇帝安心的事儿,就是表现出一个守成之君的应有素质来。
李治抬手指了指心口道:“武才人所说,实在与我心中所想一样。只是……真是有些难受。”
“我忽然懂了,大哥之前说的那句‘要记得开创难,守成亦难,要多向父皇学’的另一种意思。”
“做父皇的儿子很好,但做父皇的太子,真的……好累啊。”
媚娘就见李治眉宇间,闪过明显的疲倦。
是啊,做当今圣人的儿子时,像是一只呆在雄鹰翅膀下很安稳的雏鹰,想想自家的父皇,就很骄傲很安心。在李治安心做晋王的那些年,他有喜欢的东西,父皇就会对他笑道:“好,都给雉奴留着,将来带到你的并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