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望过去,只见对面晋王眉眼坦荡,毫无闪避:“当然,只要我知道,我必然也会替大将军说话的。只是,事关朝政大事,我的话,总不会有舅舅的管用。”
李治言辞极坦荡,毕竟关于李勣的处境,他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大实话。
马车内寂静了片刻,直到李勣一直握成拳的手渐渐松展:“那就拜托晋王,带我去赵国公府上拜访一下了。”
“好。”李治眉眼一弯。
之后便不说这些事了,只熟门熟路从马车上拉开暗屉,拿出一包包的蜜饯点心来请李勣吃。
李勣也当真挨个尝过去,尤其是李治力荐的酒酿青梅。
而李治也只在旁带笑介绍吃的,仿佛两人出来春游似的,再不提一点朝政。
其实他这里还有一个机密消息,若是透露出来,必能换李勣一个大人情——但李治不准备自己说。
带李勣去见舅舅便是一箭双雕。
若是舅舅肯为了他示好李勣,将那件事告知,才是舅舅下定了决心要帮他夺储位的最有力证明。
*
赵国公府。
见到忽然来访的二人,长孙无忌很高兴——
不只李治自己发愁支持他的官员实在太少,长孙无忌比他更发愁:主要是长孙无忌还愁着李治本性‘不争不抢’,他还得每每点拨李治的上进心。
此时见李治居然歪打正着,把李勣带了来,长孙无忌心里的算盘立刻拨的噼里啪啦响。
这要是不趁机拿下,简直是对不起自己啊!
尤其是李治婉转告诉他李勣的为难后,长孙无忌越发觉得:没错,就是你了,李大将军,来做我的同谋吧。
“看时辰,也到了该用膳的时候了。大将军留下用顿饭如何?”长孙无忌发出了示好的邀约。
李勣也很快顺着台阶答应下来:“今日叨扰赵国公了。”
酒桌上一向最适宜套交情。
且本朝‘食不言寝不语’的礼数,并不是整顿饭都寂然无声,不许人说话。相反,这些官员们都很习惯边用膳边谈事,只要不嘴里含着东西说话,仪态不雅就行。
比如朝廷公厨,最高级别的就是宰相们一起用饭的“政事堂”。
唐朝是群相制度,凡是三省六部的头部官员,都能被人称一句‘某相’,进入宰相队伍,一起吃小灶政事堂。
这些宰相们就惯于午膳时议事——平时各忙各的,能有这种各部门宰相凑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就是边吃边开会的绝佳时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