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五?阿五!
饶是媚娘都愣住了,晋王怎么回事,怎么自顾自给小猞猁起了这个名字,她这个真正的‘阿武’还在边上站着呢!
媚娘直接问道:“晋王,您知道这是我的姓吧?”
晋王莞尔,转头望着媚娘,笑语反问:“那才人可知,小九儿是我的排行?”
媚娘:……从前不知,现在知了。
好吧,那确实是她叫错在先,没什么立场纠正晋王这个‘阿五’的名字了。
于是,这只两人一起养的小猞猁,也就有了两个名字,大家各论各的。
**
圣驾回到长安后,姜沃收到了意外之喜的棉花大礼包。
她拜托晋王写的信,估计还在去安西都护府的路上,崔朝却先一步将她所说的棉种、棉株等都送来了长安,比圣驾回太极宫还早一步。
签收人是长安晋王府中的长史。
崔朝是世家子出身,经过几年前与宗族内那一掰,他外祖便将他父亲的产业、母亲的嫁妆都从崔家讨了出来。
因此崔朝这几年很在京中置办了产业,从房舍到田地到东西市的商铺应有尽有。
他要远行前,李治怕他不放心长安城中产业,便非常义气地给了他几张晋王府的名刺:你不在家也没关系,若有难处,便让你家管家来寻我府上长史官。
李治是一直住在宫里,但那是因为皇帝舍不得幼子,其实他在京中跟四哥魏王一样是有府邸的。
府上属官也都配的全乎。
圣驾回长安后,李治接到长史官送来的崔府信函,还以为是崔家遇到了什么麻烦,拆了细看才知道,竟是他的信还未到高昌,崔朝已然送了棉株以及熟知种棉、纺棉的人回长安。
李治未看完就先笑道:“果然是阿朝。”
再细看原委。
果然聪明人总是彼此心有灵犀的。若是这棉花只是一种奇异观赏型花卉,崔朝便会等回朝时再多带些回来送与姜太史丞。
但他素有见识,见这花居然能纺出布匹来,便立刻就地寻访善种植者。果寻到一对年近五十的夫妻,因战火失了两个儿子,无依无靠,正好一个会种棉花一个会纺布。
于是崔朝许以大价钱,将他们两人和家中一应家伙事,以及地里的棉花等物全都打包送回了长安。
还特意命两个兵士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