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母又说起家中的小事,她说道:“打从女儿你在王府里生下小皇孙,家中的近况也变好。”
“王爷和王妃都是善人。咱家如今的近况好着。你爹也是当上里长。”刘母的眼中,里长也是官。当然,这是乡间的官,朝廷肯定是不认的。
哪怕没俸禄,可是有油水。最主要的还是刘家大哥在刘爹百年后,那是能继承这一个里长的位置。
毕竟刘家如今有靠山,也没有人真的敢争一争。刘母瞧着如今的日子好,她心头哪能不快活。
“家里日子好,我心头也轻省一回。”刘庶妃心情非常好,她说道:“嫂嫂,倒是哥哥那一边,你还得多注意些。”
刘庶妃瞧着刘家嫂嫂在旁边高兴。她是提一话,她说道:“咱们这样的人家,总还是要知足常乐。”
刘庶妃就是像刘母、刘家嫂嫂说一说兰庶妃的近况。免不得兰大哥犯的事情,刘庶妃也要讲一讲。
“这……”刘家嫂嫂吓唬一跳。
“女儿,你放心,你家哥哥敢拖你的后腿,不用你嫂嫂提醒。你爹都得打断你哥的腿。”刘母说着硬气的话。如今在婆家,刘母因着女儿生下小皇孙,她也是有体面的很。
“娘,女儿也是怕。您是不知道,兰庶妃如今的日子不好过。大姑娘都是抱到正院去。”刘庶妃还是指一指正院的方向。
“瞧瞧大姑娘的年岁小,再是让郡王妃养些年月。大姑娘人小不记事,又哪能真的记住兰庶妃这一个生母。”刘庶妃这话说的,说出来的语气里全是担忧。
“兰庶妃养不住自己的孩子,她是受着娘家的拖累啊。”刘母感慨一回。
“女儿,你放心,咱家一定不给小皇孙拖后腿。”刘母是非常看重小外孙的。毕竟,这可是小皇孙啊。
等着小皇孙长大后,刘家的前程一定更好。在这等情况下,兰庶妃这一个前车之鉴,刘家人自然要好好的吸取教训。
刘家嫂嫂在旁边听着婆婆的话,她是连连点头,她表示一样的赞同。
海棠院里,刘庶妃与娘家人说说笑笑,她是好不快活。然后,正院来人,说是吉时到了,要请刘庶妃和二公子一起去前头。
刘庶妃得着话,她自然不拒绝。这会儿的刘庶妃是抱着儿子,她是一道往前头去。
刘母和刘家嫂嫂是跟着,一行人离开海棠院时,加上照顾二公子的奶嬷嬷和丫鬟,也可谓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
贤郡王府里,杜雁蓉这儿的女眷里,身份尊贵的自然是太子妃,还有大皇孙妃。
至于赵王妃、康郡王妃是缺度。至于宁王妃,这一位妯娌也是病一场,今个儿一样没能亲自来。倒是宁王来了,还在前院与弟弟李隆暻说话。
杜雁蓉除着招呼妯娌外,也是要招呼着皇家的公主们,这可是杜雁蓉的大姑子和小姑子。
这时候的牡丹院非常热闹。女眷们各自分着小圈子的聊天。
等着吉时到时,一众女眷也是凑一起。然后,自然去参加满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