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
宁渝这回不需要小弟来帮忙,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两张摇椅给通通搞定。
没曾想竹子还有剩,于是想了想又做了一张竹茶几。
竹茶几摆放在两张摇椅中间,又把摇椅放在繁茂的桂花树下。
树影婆娑,阳光只有几束才能穿过树叶照射下来。
通常夫妻两人坐在这儿说说话,喝个下午茶休憩一二也非常不错。
今天便是如此。
乔茗茗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人,拿出她在山上采的野茶叶,泡了壶茶慢悠悠喝着。
宁渝忽然道:“你估计还得盯着点小弟。”
乔茗茗:“咋的啦?”
“他想去搬木头的念想还没消呢,估摸着心里头还在琢磨着这件事。”
乔茗茗疑惑地“哈”了一声:“不缺吃也不缺穿,怎么就非得惦记着这件事?”
宁渝倒是猜到了其中的内情,他猜想小弟是想挣点钱寄回家去。
乔茗茗不解:“为什么啊,家里倒是常寄东西给他,哪里还需要他来补贴呢?”
那些需要知青补贴的家庭,几乎都是家里弟弟妹妹多的,而知青又属于长兄长姐。
比如说项琪,听说他前几年就经常省吃俭用地攒口粮,月月都要寄回家,直到这几年才好些。
而前段时间新来的王红英,这姑娘家里才惨呢。她家贫困,说是城里,其实过得还远不如上阳村。
家里弟弟妹妹得有五个,最小的才一岁八个月。前段时间这姑娘家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她急得满村里借粮。
村里人都不错,不管怎么说半碗米还是能拿出来的。最后凑到半袋子的米,加上几斤黄豆寄回了家,王红英还哭了一场。
宁渝叹气:“小弟估计是在想房子吧。”
“房子?”乔茗茗更懵了,“这和房子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