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人夸朝廷,不会夸千秋万代的,唯独这位夸续了两百年,而且言语之间,还觉得再续两百年已经不错了。
话传到汴京,纪炀却托人问:“若想再续,可有他法。”
本以为会兴师问罪,没想到皇上也问:“若想国富民强,可有良策。”
一个是朝中重臣,一个是国之帝王。
非但没问罪,而是认真询问意见,这位大家深受感动,竟然出仕了。
此时也在冬祭队伍当中。
这家人看到韩家人的时候,简直亲如兄弟,更是放荡不羁,连官服都懒得穿。
徐九祥比之先皇更要宽和,也不恼。
韩潇看着,只觉得徐九祥已经有了纪炀身上那不骄不躁,不急不恼的三分。
隐士大家主动出仕,这件事也让承平国上下再次振奋。
一切的源头,都在那颗种子。
那颗小小的,却有无限生命力的种子。
这不是纪炀头一次来冬祭,也不是头一次站这么近,但少有的,觉得这些事确实可以拿来夸耀。
一亩地七百斤的粮食。
纵然是他,也忍不住真心笑一笑。
更不用说连带的清查土地。
等到年后收收尾,他从在潞州扶江县做的事,也就的推到全国了。
让无立锥之地的百姓有自己的土地。
让从事劳动的百姓种自己的粮食。
这是世上最朴素,最简单的道理,也是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办成的。
冬祭回来,满朝文武都倍感轻松。
他们家也有地啊,自然高兴啊。
不过以后那良种司,只怕会永远火热,这次不再是惧怕他们的权势,而是看着他们,就跟看见神仙一样。
谁知道以后的种子还能有多高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