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强势,他们便能安分,朝廷弱势,便会有很多心思。
纵然现在皇上不过十七,但有火炮在,不怕他们不听话。
毕竟火炮可不长眼,到时候伤到谁了,纪炀可不管。
徐九祥心里渐渐安稳,原本只是强装镇定,可被纪炀带着去看了火炮,□□,手榴弹,地雷之后,只有一个感觉。
慌?
什么是慌。
他徐九祥根本不知道!
不怪他兴奋,有这四件套在手,相信没几个指挥使真的敢造反。
自己研究这些东西?
可惜了,别说制作方法保密,就连所需的重要材料,在纪炀的调配之前,年初已经成了禁物。
没有官府开的单子,谁也不能私自购买。
这批单子还加了不少材料混淆视听,让人根本摸不准纪炀想要禁止的到底是什么。
有这样心思缜密的臣子在,徐九祥感觉自己又可以了。
所以在三月十二,那三个边关指挥使之一的房桦府指挥使见到皇上,只见他虽是少年皇帝,却无一点畏惧,甚至有些心思开阔之意,似乎一切都在掌控当中。
这种少年锐气,加上自信满满的笑,让靠海边的房桦府指挥使有些皱眉。
难道情报有误,当今新皇,竟然不是个软弱的。
瞧他的模样,分明比他父皇那会还要自信满满?
为什么?
随着三月十三盛产好药的益宁府指挥使,戈壁附近的屯青崖指挥使到汴京。
都发出同样的疑问。
为什么汴京百姓精神面貌如此之好。
为什么来赶考的书生们面带骄傲。
为什么少年皇帝,青年权臣,骨子里都透着自信。
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承平国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
还是说他们边关地方,没有切实感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