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动接近的窗口。
如果他家主动前来,那不仅是建桥的事,更是主动示好。
纪炀相信,以鲍家那边盘算,不会看不懂这些事。
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然后点拨。
给你机会让你讨好卖乖,可不要抓不住啊。
这约莫就是手里有权的好处。
什么事都不用太主动。
只要一句话一个眼神,下面已经跑断腿了。
他自然不是折腾人的那种官员,他只想让太新县恢复秩序,把百姓们从毫无收获的劳动中拉出来。
纪炀回到五斗院,厅堂已经被烧得暖烘烘。
江小子江乖乖,都在跟着五姑娘读书。
太新县倒是有私塾,只是现在冬日,已经放假了。
炭火旁烤的有芋头,纪炀进门去了去寒气,才坐到三人身边捡了个尝尝。
江小子立刻去端茶,乖乖也帮忙拿东西。
纪炀瞧着笑:“也好,没有白吃饭。”
两人自然知道是开玩笑,做完事立刻回到软塌上写字。
等纪炀喝了一口,才发现是红枣茶。
五姑娘道:“现在喝红枣茶,身上暖和。”
那边平安也自己倒了杯,吃起来甜甜的,很是舒服。
家里有人果然不一样,以往他们忙完,回家也是冰凉凉的。
纪炀拿着信件去另一个桌子上拆,见里面有汴京林家的信,先让平安给了五姑娘,自己则看其他的。
这里面有汴京好友的,还有扶江县的。
不过率先拿出来的信件,还是潞州知州所寄。
应该是潞州知州田兴志出发回汴京之前寄的,上面问候自不用说,又讲自己应该是去工部任职,还调侃,纪炀如果再修运河修路,他更是能帮忙。
仔细想想,田大人去工部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