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潞州城,就要开始动脑子。
当官真难啊。
还不如让他去乡野田间修水渠修道路有意思。
只是这次不得不来,可来了就要有成效。
趁着知州没召见这几天,平安跟凌县尉把该买的东西都买了。
过了九月十月,马上入冬,平安自然给少爷买些过冬的衣裳,纪炀过了今年生辰也不过十八,个子还在长,许多衣服有些不合身。
除此之外,再有答应江小子兄妹俩的糕饼,以及多买些书本纸张。
过冬的时候教导县衙众人识字这事也不能拉下。
纪炀的意思是,今年县衙里识字的人多了,不如多开几个房间,让县里想识字的人都过来,不拘年龄性别,都可以过来。
只是人数有限,先到先得,所以要多买些纸张笔墨。
玉县丞这会已经在忙此事,等他们回去,冬日补习班就要开始了。
也不知道扶江县百姓愿不愿意报名。
冬天天寒地冻不事生产,总要找些事情做。
识字的人越多,对扶江县越好。
纪炀总不好看着自家县城许多文盲吧。
他们在外面采买,纪炀在客舍读书,以前没读过的,总要找补回来。
原身要是好好读书,他还能捡个现成的,现在也只有自己学了。
可纪炀的举动看在其他人眼里,则是另一种意思。
黄大人瞧着,眼神莫名。
他这样的家世,又这样的聪明,学不学又有什么区别,不还是跟他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平起平坐。
说到底,不是正经科举出身,还是会被看不起。
官阶爬得越好,这种看不起会越明显。
纪炀觉得他们看不起也没错,这种买官的荒唐事,确实不能提倡,若人人不把这当回事,那承平国才是完了。
九月二十三,官方客店渐渐冷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