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五户三江村的百姓,纪炀不认识,这三家应是亲戚,商议合伙买个小牛犊。
玉家湖的人户也陆陆续续过来,明显有打算。
卖牛的人刚到,扶江县百姓便陆陆续续赶来,荷包装着银子,别提多兴奋了。
众人见了纪炀,立刻拜年打招呼。
“知县大人,新年好啊。”
“新年吉祥如意。”
“知县大人您穿着自己的衣服,显得年纪更小了。”
卖牛的人才知道这竟是扶江县的新知县,当下要拜,纪炀笑着扶他:“大过年的,不必如此多礼,还是赶紧做买卖吧。”
正好他也看个热闹。
这边买耕牛,买过耕牛要在县衙登记,卖牛的人再拿着登记的文书给到自己所在地的官府。
目的就是为了弄清耕牛的来龙去脉,防止百姓私自宰杀。
可以说这一系列麻烦的举动,只有一个目的,保护耕牛!
这足以见牛在古代的重要性。
等百姓们买了耕牛回去之后,他再看看需要补多少数量,去年他们扶江县有一百多两的余款呢!
足够买了!
虽说买过耕牛之后,账面上的钱又会减少,但耕种为大。
立春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开始耕地,能有牛力勿用人力,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更是提高效率的好事。
其他人并不知道纪炀的想法,各家热热闹闹的看牛的牙齿,再看牛尾巴,牛蹄,讨论的不亦乐乎。
经过三天的春牛市之后,大多数人户买到合心意的耕牛,有两户没买到的,准备去隔壁县的大集市看看。
那群来卖牛的也不生气,还说他们明日同样去隔壁常华县,还可以跟着一起,那边牛市确实大。
卖牛确实不生气,这次来扶江县的收获已经远超从前。
一次卖出去五头小牛犊,还有两头成年耕牛,收获很不错。
卖牛的还道:“今年耕牛价格低些,你们可买对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