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247章 后世番外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 后世番外三(3 / 4)

三圣朝之前的那些大墓,历经岁月的侵蚀,先不说有多少能成功发掘出来。

从目前已经发掘到的那些看,因时代太过久远,再加上大多古墓都已被历朝的盗墓贼光顾,能考古到得有价值的东西很少。

三圣朝中晚期,到大安亡国的四百年间,在史上留名,让后世人铭记的那些功臣名将,都选择以简葬的方式向三圣致敬,几百年过去,除了一些记录其功绩的碑文,啥也不剩。

到启朝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才逐渐重拾厚葬之风,为他们后世的这些历史专家学者们,留下一些可发挥余地。

听到这话,武教授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若能让三圣遗风可以传承到今日,三圣朝以后的历史也能以公开坦诚地方式,如实记录、流传后世,我们不干这行就是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黄教授赞成地点头,口中却道。

“若是三圣的后辈子孙们,能在当年继承他们三圣祖留下的遗风,大安也不至于亡国,说到底,还是人类的私心作祟,所以真正可以做到大公无私,无愧于天地的人,才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圣贤。”

跟在他身后的何文彬闻言,下意识感到有些心虚不自在,不仅为自己的先祖断送大安江山感到羞惭,还为宗族一直藏着的某些秘密感到不自在。

身为半只脚已经踏入专业圈子的历史研究生,他很清楚何氏宗族所掌握的某些‘传家宝’,有多大历史研究价值。

连已经公开部分内容,剩下大半都不宜公开的正宁帝手札在内,都是凝聚着三圣思想与智慧的结晶,非常珍贵。

那些不仅能让何氏宗族受益无穷,若能公开,势必能让世人都跟着受益,可是族规却严令要求何氏子孙绝不可外传。

只因何氏皇族当年会去大安江山,虽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何氏宗族自己无能,可是世上又有几个敢于承认与正视自身过失?便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遭人背叛与抛弃。

哪怕是三圣留在百姓心中所享有的声望与地位护住了三圣后人,让他们不至于惨遭覆灭,他们心中也难免存怨。

才会制定出这么一条族规,要求族人务必遵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传授出去,却不得直接公开。

随着大墓的发掘工作层层推进,没过多久,相关工作人员就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成功打开通向主墓室的墓道。

根据墓内环境与已经发掘出的物品看,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座距离现代只有三百年左右的大墓,不仅隐藏得够深,且在当年所选的位置极其偏僻,还不曾被盗墓贼光顾过。

而这个时间点,也正与赵慎言暴毙身亡的时间点相近,再次成为它可能是赵慎言的真墓的重要佐证,这个结论让现场所有人都感到很震奋。

等到众人收拾好已出土的陪葬品后,主墓室也被正式打开,在场众人更是紧张不已。

用现代工具打开主墓室被封死的厚重石门后,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间面积颇大,堆放满各种器物的房间,让现场考古人员们看着两眼放光。

经过仔细清理,仅这一间主墓室内,就出土近九千件陪葬品,从金银珠宝瓷器,到钟表字画书籍等物,琳琅满目,让所有身在现场的目击者都感到深受震撼。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因相隔年代不算久远,还都精心做过相应处置,都被保存得十分完好。

负责鉴定登记的几教授与研究人员们,个个都激动不已,因为他们发现,在现场随手拿起一件,可能都是在历史资料中留过名的珍宝。

其中出土数量最多的物品,都是三圣期,尤其是承华朝的物品,例如那编号十分靠前的自行动、钟表,大安最负盛名的大文豪杜乐贤的书法作品与诗词手稿等。

这种现象可谓是毫不掩饰地告诉众人,赵慎言这位已被确认墓主身份的启朝最有名的大奸臣,十分尊崇与向往三圣朝,尤为喜欢收集三圣朝,或是与三圣有关的物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