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还没找到可以还对方人情的机会,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沈卓的心中难免感到有些失望与遗憾。
“没想到谨恒兄这么快就要离开,本打算下次休沐,我们再一起去登听泉山。”
按实际年龄算,何殊与沈卓本是同年人,她的生日甚至还比对方小三个月。
因何殊顶替的是崔景怀真外甥的身份,才会在对人报年龄时,虚涨一岁,成为人家的‘商兄’。
何殊比绝大数同龄人都要高一些的身高,也完美的遮掩了她虚报一岁年龄的事。
“贤弟与各位同学好好精进学业,待到明年全都通过乡试后,就能参加后年的大考,届时我们就能在京中重逢,还能一起共事。”
对于这些学子而言,这绝对是最好的祝愿与期望,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不过众显然领会不到,仍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伤感。
等到何殊带着冯立与邱颜将要正式离开的这天到来,不仅班上学子,连与她打过交道一些学子,都纷纷送来离别礼物。
连对何殊三人有满肚子意见的柳先生,也赠上一幅他的得意画作,作为临别礼物。
“谨恒,你虽出身好,性情却不浮躁,这实属难得,但你本身天赋极佳,只要你愿意在经史典籍与写文章方面多上些心,你完全可以做到,不借助家族之力,也拥有大好前程,希望你不要再浪费自己的资质。”
何殊知道这是对方这番话中的好心,可她这辈子显然注定不可能会去参加科举,但她仍然承这份老先生的情。
“多谢先生教诲,学生定当铭记在心,这趟出来游学,学生收获颇大,既见识到诸位先生的知识渊博,也在诸位同窗身上学到许多,这次回去后,一定会发奋图强。”
不过她需‘图’要的并非自强,而是国强民强,民富国富。
带着先生与众同窗赠送的礼物离开后,作为回报,何殊决定私人出资给青山书院修几个泳池,再建造一处配备运动器材的健身场所。
若可以,她甚至还想为青山书院建个马场,送他们一些马。
这年头的交通条件太差,出行骑马有些类似她前世的骑车,可惜书院中的学子大多都出身普通,没有机会学骑马。
但是考虑到人心复杂,书院中并不缺乏心胸狭隘,嫉妒成性之辈,若借此机会算计其他同学,是能要人命的大事。
所以何殊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给修建泳池与健身场所,让他们多锻炼体力与四肢协调度,等到将来他们若有机会学骑马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送何殊离开时,沈卓目光坚定的说道。
“谨恒兄好生保重,弟一定会争取早日赴京赶考,与兄在京中重逢。”
按照沈卓原本的打算,其实并不急着去参加乡试,乃至会试,因祖父母年事已高,他不想离得太远。
何况他的年龄还小,就算能够考取进士,也难得信任与重视,并不急着入仕。
不过听到何殊希望他们能早日进京,与其一起共事的话,沈卓莫名生出想要早日进京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