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查清(3 / 5)

“目前还没有,所以我想照着之前的计划继续下去,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说。”胤祉迟疑道,汗阿玛一点都没有怀疑,但是他有自己的私心,太子是他的兄弟,但是在胤禟身上,他体会到了另一种兄弟情,就像是暖融融的小太阳。

“既然如此,便依你说的来吧。”胤礽说道,忽而又想到了什么,提醒道,“但是你的心中,只能把孤看做兄弟,知道吗?他们什么都不是,你可被别迷了眼睛。”

反复叮嘱中透露着胤礽内心深处的害怕,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话背后的情绪。

“知道了,赶紧回去听课,汗阿玛对逃学一事不悦,可别再耽误了。”胤祉无奈道。

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希望汗阿玛能早日查清楚戴梓的事情,让胤祐宽心,也让胤禟宽心,让所有人都能宽心。

虽然康熙是想查,但是却查无可查。

蔡毓荣之事与戴梓关系不大,两人交际多在平定三藩前后,数次皆在众目睽睽之下,后面虽有书信来往,但是从查抄的东西来看,两人只不过就三藩之事中的云南收尾事宜进行了沟通。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戴梓知道蔡毓荣进了云南省到底做了什么,至于蔡毓荣纳吴三桂孙女为妾、徇纵逆党之事,更是从未言及,这一点倒是很容易澄清。

至于,私通东洋一事,却是不好查证。

所谓私通东洋的证据源于东洋人的手中出现了火器,但是很难判断这火器的来源到底是何处,是戴梓透露出去的,还是东洋人从别处获得的,而将戴梓与此事联系起来的东西也是书信。

戴梓在与福建友人通信之时,数次提到火器一事,巧合的是,他这位友人原先同海上走私一事有关系,也熟识一些东洋人。

如此一系列的巧合,最终让人拿捏住了错处,最终引火烧身。

康熙将这折子丢到了桌上,撑着自己的太阳穴,头疼不已,已经五天了,硬是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突破口。

朝中的大臣隐约猜出了他的态度,现在分成了三拨,一拨人拼命想致戴梓于死地,各种搜罗证据恨不得明天就把戴梓推到菜市口斩了,一拨人使出浑身解数保住戴梓,日日陈情,还有一拨人则是袖手旁观,谁也不相帮。

没有突破口,他就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把戴梓放出来,真是令人心烦。

“皇上,宜妃娘娘和九阿哥在殿外求见。”梁九功进来小声禀告道。

“他们怎么来了?”康熙放下胳膊,问道。

“听宜妃娘娘的意思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让他们进来吧。”康熙说道,起身走到炕边,“对了,换杯热茶。”

“嗻。”

康熙坐在炕上,慢慢喝着茶水,等到宜妃和胤禟行完礼,让他们也一起坐了下来,“梁九功说你们有要事,是何事?”

他说着将一碟子花生朝着胤禟推了推,“御膳房送来的盐水花生,你猜猜。”

“多谢阿玛。”胤禟伸出小手抓了一把放在自己的面前,一个个地数着。

“是这样的,胤禟今儿回来,说教他拉丁文的夫子说戴梓是被陷害的,言之凿凿,像是知道内情的样子,所以臣妾带他过来一趟。”郭宜说道,这事儿真是越发的扑朔迷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