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尼布楚不支援,而是大清的战船就泊在尼布楚的城外,将罗刹人所有支援雅克萨的船只全部击沉,其自身则是不返航,只依靠着小船往来补给,之后也采取同样的围困政策,甚至于,只坚持了三十天,尼布楚的守军便投降了。
此次清军出动了两千余名士兵,拿下了两座城池,前些时候,罗刹人的摄政王索菲亚已经答应遣使前来协商边界之事。
康熙道:“此次胜利实属不易,罗刹人人数虽少,但城坚炮利,火器充沛先进,乃是大清火器营难以比拟的。”
“自当要更加珍惜。”郭宜附和了一句,“咱们应该缴获了不少的火器吧,倒不如看看能不能自个儿生产,玻璃镜也好,火器也罢,今日咱们敞开国门收到的是贡品,他日说不定就是炮火叩关了。”
这也正是康熙的担忧,禁止海上贸易也有这个原因在其中,一旦引得西洋人的觊觎,再次出现尼布楚这样的事情,又该如何?
“若是可以,皇上要在尼布楚开商榷吗?”郭宜忽然问道。
康熙之前全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宜妃提出来之后,他还是有几分心动,罗刹人屡屡南下,无非就是觊觎大清的财富,与索菲亚商定必然会将两座城池收回,之后要派重兵把守。
在此情况下开放商榷,以交易置换有无,也不怕罗刹人偷袭,倒是为一桩好事儿,而且听前方将士来报,说这罗刹人富有极了,金银珠宝都是成箱地缴获的。
“宜妃的想法不错,若要开放商榷也只能在城外,万不能让罗刹人进城。”康熙说道,这两座城池才回到自己手中,万一大批罗刹人进城使什么坏,那便不妙了,“此事需得从长计议,待到条约签订之后再说。”
郭宜点头,若是可以开放北方的对外贸易,对于东北地区意义非凡,当然康熙说了要等条约签订之后,那都是后话了。
说到对外贸易的事情,康熙再次想起了火器这个事情,他细细打量了胤祐两眼,看得胤祐背后发毛,整个人都恨不得缩起来。
“皇上在想什么?怎么盯着胤祐不放?瞧把孩子给吓得。”郭宜笑着说道。
康熙道:“胤祐,你还记得朕曾经赏赐过你一把□□玩具吗?”
胤祐当然记得,那可是他的船模比赛获得的奖励呢。
“拿来朕瞧瞧。”康熙说道。
郭宜让堇姑姑去取了,她心中有些小激动,似乎有一点点要猜到康熙想要干什么了,如果这是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宜妃,可想到朕要做什么吗?”康熙扭头看向宜妃,他坚信宜妃与之心意相通,定然能猜到几分。
郭宜一时间不知道康熙这是试探还是询问,犹豫了一会,才道:“您是想让胤祐一起研究火器?”
康熙哈哈大笑,“宜妃果然知我。”
倒也没有那么夸张,主要是您都快把答案写在脸上了,不想猜出也没有办法啊。
“儿臣真的可以吗?”胤祐小手握拳,心中激动。
康熙接过呈上来的□□,在手中掂了掂,其上已经被摸得十分光滑,甚至可以说盘出包浆了,“胤祐很喜欢?”
胤祐被戳破心思,有几分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汗阿玛送的,儿臣特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