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宜挑着重要的事情说了一下,康熙立马注意到账本的问题,但他并未作声,打算回宫之后,让李光地来一趟,看看是何种情况。
“宜妃很喜欢这种热闹?”康熙问道。
刚刚听闻出事的时候,他便急匆匆地赶了回来,生怕宜妃会受惊会觉得害怕。
但是事实与他的想象似乎有点出入,他的宜妃不只是没有半分的害怕,反而瞧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情到激动之处,恨不得自己挽着袖子亲自上。
这让康熙相当地无语,不过后面打起来的时候,他又在心中捏了一把汗,但是围观的人太多,他又挤不进去,只能干着急。
在外面背着手踱步,一会暗骂李光地不顶用,一会又骂步兵营行动龟速,好在后面平息了下来,他这心也才回到了原处。
“臣妾只是不希望好人被欺负。”郭宜说道,“四娘是忠义之女,那种情况下,即便是另谋生路,也没人能说半分不对,可是她一路忍辱负重,为了家族平反,但是众人只记得百顺胡同四个字。”
“人心向来如此。”康熙说道,“这再过上一段时间,她的功劳便会被淡忘,众人只会记得那些风月之事,挂在嘴边,时常调侃。”
“就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要真的这般,那也让人太不甘心了吧,郭宜嘀咕道,“给诰命封赏?”
康熙闻言,便笑了,“诰命可不是随便给的。”
“臣妾觉得这一点都不随便。”郭宜见康熙看着自己,似乎在等待自己下文,便道,“四娘这般品行毅力,应当让天下人都知晓,此乃向善,但若是大家只记得百顺胡同,将来遇到此事,恐怕都不会愿意效仿四娘。”
康熙思索了一下宜妃的话,有道理,这也是教化民众之举,“朕好好考虑一下,诰命是别想了,给个其他的封号吧,再赏赐一番。”
“皇上圣明,想必百姓们也会如此觉得。”郭宜欢喜地说道,“皇上也别忘了陈嫂子,她自己在百顺胡同举步维艰,也不忘了向四娘伸出援手,若非有她,四娘如何能坚持到同皇上告御状呢。”
“朕知道了。”康熙无奈道,点了点宜妃的额头,又叮嘱了一句,“等会儿进宫的时候,你就把‘百顺胡同’四个字忘在宫外,不许在后宫之中提起,落了口舌把柄。”
“臣妾知道,多谢皇上关心。”郭宜说道。
呸,只准自己逛,不准女人提,这些男人掩耳盗铃的本事可真是厉害,瞧不起花娘们,但是……没有买就没有卖啊。
马车一路行驶到宫门口,验明身份的时候,郭宜挑开窗帘一角,朝后望了过去,正好瞧见三辆马车同时朝着这里而来,她心中一动,扯了扯康熙的袖子。
康熙低声道:“梁九功,去看看后面那辆车坐的谁?”
梁九功一愣,赶紧下了马车,朝后走去。
那三辆马车越来越近,速度也慢了下来,他上前两步,同赶车之人交谈了几句,车帘刷地一下子被掀起来,一道小小的身影钻出,直接从车驾上面翻下来。
甫一落地,便飞速地朝着康熙所在的马车飞奔而来,在侍卫帮忙下,他又爬上了马车,一拉车帘,露出兴奋小脸,“汗阿玛,宜额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