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不止不能剧透,还要违心吹捧,郭宜觉得自己好难。
“你也跟着他们糊弄朕。”康熙轻轻指了指她,笑道。
“臣妾不敢。”郭宜赶紧福了福身子,她是真的不敢妄议啊,万一说错话,康熙追责,她可能就凉凉了,不止自己凉,兄弟姐妹一家老小跟着凉。
“朕又没怪你。”康熙拉过她的手,将她扶起来,“你觉得朕要不要开海禁?”
真是求您别问了好不,明知道后宫干政是大忌,还逼着她,郭宜感觉他可能是想自己死吧。
“随便说,朕恕你无罪。”康熙见她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不由地笑了,“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别怕。”
梁九功默默地退了出去,还老实地给关上门,这可不是他一个奴才能听的。
根据后世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可以猜测出康熙极有可能是不想废除海禁的,但是郭宜一想到八国联军侵华,一想到鸦片战争,一想到南京大屠杀,一想到那些被分割出去的土地和同胞,心中就实在是难安。
“臣妾觉得应该废除海禁。”郭宜说道。
康熙皱眉,“哦,为何?”
康熙果然是不愿意的,在他审视的目光下,郭宜心中忐忑,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没有海禁,会有更多他国前来朝贡的船只啊,这样臣妾就能看到很多新奇玩意儿了,皇上还记得之前赏给臣妾的钟表化妆匣吗?搁在臣妾的梳妆台上,臣妾日日看了都欢喜。”
这事儿康熙依稀还记得那么一点点,来自西洋的传教士进贡了一批玻璃镜和镜盒,他便赏赐了一个镀金嵌珐琅美人钟表妆匣给了宜妃,“你也就这点志气,若是喜欢,朕可以再送你几个。”
别了,我真的不稀罕,毕竟镜子这东西,在现代就属于日常用品了,见得太多了。
郭宜撅撅嘴,杏眼瞪着,转开身子恼怒道:“皇上笑话臣妾,臣妾不说了。”
“我可没有。”康熙拉着她,赶紧哄了两句,“除了这些,你还想要什么?”
“要是不禁海,还有各样的海鱼送进宫中,臣妾可是馋了许久。”郭宜故意说道。
康熙叹道:“朕亦知此况,但是一旦开放海禁,朕怕后患无穷,沿海治理、外患侵扰都是问题。”
郭宜不做声了,根深蒂固之观念,实在是难以改变。
“你好似不赞同?”康熙问道。
郭宜拉了拉康熙的手,撒娇道:“皇上先饶恕臣妾的罪责,臣妾才敢说,否则,臣妾这浅薄的见识得罪了皇上,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康熙很受用这种亲昵的小动作,立马道:“朕不怪你,你但说无妨。”
“咱们先说沿海治理,臣妾虽不懂朝政,但是朝廷中那么多肱股之臣,总会想到好办法的,不然皇上养着他们干什么?自然是需要他们为皇上分忧解难呀。”郭宜一边说一边偷偷打量着康熙的神色,若是见势不妙随时准备撤退。
“再说外患,这些贼人难道会因为皇上禁海就不来侵犯了吗?只要他们缺衣少食,只要他们兵力强盛,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来侵扰,到时候可就麻烦了。”郭宜说道。
宜妃的话倒是点醒了康熙一点,之前实行的迁海令,致使沿海地区人烟稀少,如若真有敌寇来犯,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将土地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