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无缘无故的要打着陈小幺的名头,本来也是件难事。
好在几月之前,温岑修书一封寄往京城,那信里说起陈小幺怀孕的事情,恰恰好便给江湛送去了一个理由。
给未来小侄子盖书塾,那可不是顺理成章?
温岑在村里本就同梁家夫夫俩走的近,两村人都没啥怀疑的。
-
七月中,到了日头最烈的时候。
这天,梁川打从五里地外回来,背上背着东西,手里还端着碗从茶铺子里买的红豆冰糖豆花儿。
这豆花儿是那茶铺子里新出的糖水儿,因着天儿热,卖的很好。
不止两村村民,就连过路的小商小贩打这经过,看见盖着布的大木桶,也会停下来问一句里头是啥,怎么卖。
花上五文钱,就能买上满满一大碗加了糖的豆花儿,清甜又解渴,划算的很。
梁川从镇上卖完山货回来,手头银票一张,碎银子也装了一个布兜,顺手就买了一碗。
那守茶摊子的是下巧村的覃老五,识得梁川,也晓得他媳妇儿如今有了身子,于是用自家的粗陶大瓷碗给装的豆花,愣生生多舀了两大勺。
不过,豆花儿吃完了,这瓷碗还得还回来的。
梁川不嫌麻烦,就这么一路端回去了,也没觉得累。
离得近了,他脚步便愈发轻快了起来,没多会儿,便进了新屋的院子里。
梁小妹正坐在廊下阴凉处,看一本带图画儿的小书。
小姑娘看得津津有味的,连梁川回来了都没发觉。
梁川把碗搁在院子里的桌上,一声清脆的响。
梁小妹立时抬起头来,把书一放,飞快的跑了出来,声音却放的很轻:“大哥哥!”
“嗯。”梁川往屋里看了眼,“在睡?”
梁小妹点头,“嫂子午觉还没醒呢,我也没叫。”
如今梁川偶尔也出去干干活儿,只要他不在的时候,梁小妹都会到新屋里来陪着,就怕嫂子一个人大着肚子有什么不便。
这会子,大哥哥既是回来了,梁小妹也不准备再多待,收起那画册子,便一溜小跑的要走。
梁川叫住妹妹,道:“桌上碗里是豆花儿,你舀些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