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从所有条件全部碾压她的凶手手中活下去?
她想到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被看见。
就算只有全知之眼看见也好。
杀一个无人知晓的孤女,付出的代价很少。
但是杀一个聚光灯下的人,成本就要高昂得多。
“飞越”公益活动步入尾声,砂原信和潘小姐依旧找不见人影,万铱虽然还不明了动机,但已经基本确定这两个人有问题。
她不再信任线上交通平台,决定搭乘公共交通去看看飞行器,买架飞行器再说。
临别之时,她委婉地提醒曹可领导——当初3·11案件发生在奥卡大区,后来潘小姐才搬到了伊斯帕大区——潘小姐会不会有问题?
曹可并不是政法口的领导,不过她读书时候念的是法律系,有许多师兄师姐如今在奥卡大区的政法系统中工作——不然她也不会对这个案子知道的那么详细。
“那个篮球场明明在体育馆的最里面,潘小姐不知道为什么要穿室外鞋。”万铱开玩笑般提起:“奥卡大区的冬天很冷,室外的靴子穿到室内,跨越一整个体育馆,不会觉得很难受吗?”
声音。
那段记忆里,鞋子的声音不对。
当时是冬天,奥卡大区的冬天最低能够达到-40°,虽然是新修的体育馆,但内部也通了暖气。
室外的鞋子普遍都是厚厚的绒毛靴,这种鞋子在十几度的室内根本穿不住,脚上就像火烧一样。
潘小姐走动时,显然穿的是双室外鞋,所以脚步声尤其厚重。
篮球男生穿的是室内运动鞋,即使他是男生,脚步声依旧比潘小姐轻快很多。
室内篮球场门窗禁闭,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有人在。
为了防止被人发现,篮球男生也没有把自己的室外鞋放在鞋柜里。
潘小姐不可能是先发现了“有人可能在里面”,然后再进入体育馆的。
她是故意穿着室外鞋进入体育馆的。
这就很有意思了。
是因为“不想换鞋,以防被人发现她在体育馆里面”,还是因为“可以随时快速离开体育馆”呢?
为什么不想被人发现呢?
联系到篮球男生在公交车见到的那个嫌疑人。
那么偏僻的地方,她是在和谁见面吗?又见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