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在太过自信,仿佛他放出的豪言壮语就是天下一等哲理,叫两个从小接受着打压教育的侄子一怔,竟然转头思索起这件事的可行性来。
于是,三人一合计,决定今日晚膳就用“十二品野味火锅”。
这道菜是一个荤素大杂烩的涮锅。底下燃着风炉,上头支起锅子,用上小团子特意请造办处制作的“鸳鸯锅”,一头是辣锅汤底,一头是菌菇汤底。
荤菜和素菜被切好装盘,一道道呈上来摆满了八仙桌,有干肉库里刚取出来的鹿肉片、狍子脊;也有片的薄如蝉翼的羊肉、野猪肉、河鱼等。素菜就更丰盛了,因为是秋日,膳房几乎把所有应季的蔬菜都上了个遍。
三小只吃得满头大汗,快乐极了。
等到三清茶宴当日。
雍正那头终于传来消息,说朱大学士通过了他们的考验,叫三小只一起都去万方安和入宴。
万字房他们都熟。
每日走水路去梧桐院念书,都会路过“卍”字形的汉白玉水上长廊。
小团子更是清楚,这里的三十三间东西南北室,可是四哥最喜欢呆的地方了。
小船很快就到了万字房的东南临水码头处,三人上岸进了西殿,看到一水之隔的对岸有一处西北殿,已经搭上了戏台子,他们只需要坐在水对岸,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今日到场的都是极为注重风骨的雅士,雍正便用了些心思,在三清茶上头做文章。
圣祖爷从前在世时,只提到过:“当以三样风雅之物,配上宫廷贡茶,方能称为三清茶。”
而胤禛寻到的也确实别出心裁。
宫中每年都会储存一些冬日里尚未盛开的红梅花蕾,用蜡封、蜜浸的方式保存下来,来年热水一泡,梅花在茶碗中慢慢绽开,十分有趣。
这东西胤小祕还曾喝过好几次,叫做“汤绽梅”。
如今,胤禛叫人取了封存起来的汤绽梅,加上佛手和松实,便成了颇有些意境的三清茶。
茶宴上也不能只有茶没有点心,除了金秋适合食用的广寒糕,还有揉成团的栗子糕,荷花状的荷花酥,和做成银杏叶外形的一口酥。
广寒糕就是用桂花为辅料制成的糕点。
这道点心作为开场,叫闹不明白皇帝意图的一众文人都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