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子显然没想到,他皇兄该看的都已经看完了。
他有些庆幸的长吁一口气,真诚建议:“四哥,其实这题出的就不好,要不就别看了吧?”
听到幺弟埋怨出题人,胤禛似笑非笑:“哦?可是朕正想瞧瞧你答得如何呢。”
胤小祕连忙谦虚道:“啊?我答得也就凑活,老朱也就随便夸了几句,叫我准备问皇兄领赏。”
雍正:“……”
还想领赏?朱轼这是想叫你领一顿竹笋炒肉,屁股开花。
胤禛的脸色变得十分怪异,小团子自然注意到了。
于是趁机改口:“皇兄,其实我仔细想过了,比我好的大有人在,比如元寿,再比如傅清,您还是看看他们的文章吧。”
雍正意味深长:“你倒是大方。”
“机会总要多留给年轻人嘛,应该的。”小团子这么一说,反而气得雍正没话讲了。
半晌,终于气不过的胤禛招手喊苏培盛过来:“把阿哥的文稿呈上来,朕好好与他分析分析。”
苏培盛应是,从怀中掏出揉皱后又对折过的纸,垂首双手奉上去。
胤小祕嫌弃极了:“四哥,你好邋遢呀,读个文章都卷成牛肉卷啦。”
雍正咬咬牙,瞥了苏培盛一眼:“都是他干的,跟朕可没关系。”
胤小祕:“哦哦,苏公公这样可不好。”
苏培盛:“……”
雍正眼瞧着幺弟扯远了话题,叹口气,决定先发制人:“你过来,朕问你,今日这题目你可看懂了?”
胤小祕略带羞涩地瞧了他四哥半晌,挠挠头笑道:“没有,嘿嘿。”
雍正:“……”嘿嘿个屁。
胤禛没辙,只好思索着,给幺弟掰开揉碎讲清楚。
题目上已经做了标注,此言出自《尚书·秦誓》。
乃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苦谏,听信杞子的话讨伐郑国,战事失败后追悔所作。
雍正逐句解释了字义后,总结道:“这话大致就是告诉你,用人须得重德重智,这些有雅量者能容人的智者,也是对天下黎明有利的选择。”
小团子紧张的小手无处安放,打着磕巴道:“啊?原,原来我理解错啦。”
胤禛哼笑:“朕瞧着何止。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瞎写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