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只好求到康熙面前。他想自己毕竟是皇帝的岳丈(虽然不是亲的),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康熙自个就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又观摩了子孙们的百年帝王生涯,对于如何拿捏臣子,是做得驾轻就熟。
与索额图长谈后,他的目的完美达成,打击了索额图的势力,没折损胤礽的声誉。
如今“夺嫡”之战尚未开始,索额图一党并未丧心病狂的犯下大罪,称不上本朝第一罪人,康熙便让其回了盛京守陵。
除了索额图,另一个料理对象就是凌普了。
凌普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包衣,其妻是胤礽的奶母。他见凌普有几分才干,又担心年幼的胤礽没有额娘的照拂会被宫内其他嫔妃欺负,所以将凌普提拔为内务府总管大臣,管着皇家的钱袋子,好叫胤礽的用度能更好些、更自由些。
谁料凌普是个轻浮的,刚开始那会儿还老实本分,时间一长,就显出了本性,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甚至对着老七老八这样的皇子,都能显出几分傲慢。
回想起这凌普在梦中的行径,康熙对其的憎恶是越发严重,也不似之前对索额图那般留情,在科道官第一次弹劾的时候,就下令叫人彻查。
凌普和索额图一样,赶到毓庆宫求见太子。太子仍旧是病着,闭门谢客。
康熙诧异的挑挑眉,胤礽竟然如此狠心?他还亲自去了一遭,发现胤礽果真是病了,却没严重到不能见客的程度。由此可见,胤礽是真的不愿管这些事,是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康熙心头疑惑,猜测许是胤礽还没感受到弟弟们的威胁,没有意识到索额图和凌普的重要性,所以无所谓这两人的离开。
凌普和索额图一样,特别大的罪过目前还没影,但小错不断,便将凌普丢到了皇庄上种地去。
处置完这两人,便到了年节下,索性收了手,安生过年。
***
过完年,康熙重新将朝政交给胤礽,自己则是忙活其他事。
他想出海,去看看日后崛起的西方诸国,究竟是怎样发家致富的。只是出海凶险万分,须得好生筹备。
除了物资,最重要的就是人,需要护卫士兵需要翻译需要大夫……
他训练了一支精兵,会西文擅长水性擅操作火铳。
他让各省各府张贴告示,寻找聪慧的青少年,再送入京中学习西文;其次,寻找民间医术高明的大夫,入京开班教学,培养足够多的大夫。
内政上也该有些变动了。
他开了恩科,将数学、地理、水利等题目加入到试卷中,削减了八股文的比重,期盼以后多些实干型官吏,不要只会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