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这一生,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贾珠早逝,长女元春在宫中做了贵妃,我有小儿子宝玉是长在身边的。
她这个人一生要强,不但望子成龙,还望女成凤。
如今女儿已经成凤了,她自然就把十成的心思都放在了宝玉身上,希望宝玉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而宝玉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是不负王夫人的希望。他博览群书,对于杂学兼收并蓄。
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乃至文史游记,就没有宝玉接不上话的。
只可惜,这些都是科举不考的。
对于做八股文需要的四书五经,宝玉虽然也看,但学的方向却不适合应试制度。
可以说,他从骨子里就厌恶八股,更厌恶官场上的绳营狗苟,尔虞我诈。
他就像一个固守天真的孩子,觉得只要自己不踏入官场,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就沾染不到他。
孰不知,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家里有人在朝中做官,有人在后宫登高位,这些东西又岂能避得开?
特别是当朝圣人不靠谱的时候,骚操作那是一个赛一个的多。
话说山东及河北的叛乱虽然平定了,但国库也被打空了。
向民间征税吧,百姓的日子也苦,就算敲碎了骨头,也没榨出几两油。
就在圣人苦恼之际,心腹向他献计:可以施恩于外戚,允许家中有重宇别院者,上书请后宫嫔妃回家省亲。
这道旨意一下,各嫔妃的娘家必然会争相建造别院。到时候木石古玩价格飞涨,若是操作得当,当可缓解国库空虚之患。
圣人又自己琢磨了一番,觉得此计确实可行,便先暗中控制了几个大的木石商人。
然后他就以老圣人的名义,给各家外戚施恩。
结果也果然不出所料,凡在后宫有名位的,全都蠢蠢欲动。
而后宫嫔妃多年未见家人,得知这道旨意之后,思念之情也再压抑不住,都盼望着家人能请旨。
贾政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回家找贾母商议,想借贾母的名义召集贾赦与贾珍,准备举全族之力,给贤德妃元春做脸。
贾赦倒是有几分意动,但贾珍想到自己父亲的交代,犹豫再三,还是抗拒住了这个诱惑。
他不但自己扛住了,还暗地里劝说贾赦:赦叔,咱家得低调,我爹说的。
贾敬在贾赦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一听说是贾敬特意交代的,贾赦立刻就改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