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六伯娘进厨房去放菜,顾思的大侄子没跟顾六伯娘进去,蹲在顾三爷面前,学着说:“曾爷,你咋蹲太阳底下?”
“自己玩去,忙着呢。”顾三爷有些不耐烦的道。
顾六伯娘听到公爹骂孙子,不乐意了,出来道:“你心烦个啥呢嘛,那没考上就没考上嘛,顾思还小,再次再考就得了。他年纪小就这么厉害,肯定没几次就会考上的。”
府城里一直没传信回来,顾家人的心情,从期待到冷静再到失落。
顾三爷听了这话不高兴,烟抽的更狠了,只觉心气儿不顺,对着顾六伯娘的背景道:“家里还没来信,你咋知道没考上?”
顾六伯娘撇了一下嘴,要真考上,县里那些喜子们不得过来一两拨,没消息不就是没考上。
她也没有回身,嘴里应着:“行行行,等他们回来就知道了。”
顾三爷琢磨着,真回来了才好,证明考上了。要是没考上,怕是在府城里继续念书了,也不知道要考上得多少年了。
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秀才不好考啊!
顾三爷抽完这一锅旱烟,又装了一锅,边抽边为自己的儿孙发愁。
都念不了书,也没个本事,家里也没啥好营生,往后落魄下去可怎么办啊。
要是考上了,家里没得到消息就好了。
顾三爷这样期盼着,仰头望了望天,却觉得这是奢望。
县里的那些喜子消息灵通,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县里的喜子们自然知道顾思中了,同时也知道府衙里的钱谷师爷是他外公,知道了顾家县衙里也有亲戚。
他们就不敢来了。
报喜这事,说白了,就是趁着主人家高兴强卖消息,一般人都不喜欢被人讨要钱财。
知道顾思靠山强大,他们怕被衙门里的人报复,不敢来投机占便宜。
里长也知道消息,就是眼看着顾家两个秀才了,自己还没有考上,心情低落,暂时不想到顾家来看顾家风光了。
他下意的觉得,顾家肯定已经把消息传回来了。
王童生走亲戚去了,还没回来。
其他村里倒是有人知道顾思中了,只是消息一时还没有传过来。
顾家曾祖父本来是想写信或者捎话告诉家里,顾思嫌麻烦:“那还得找人送,我们很快就回去了,不急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