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比主考官和阅卷官的忙碌和辛苦少那么一点。
等考生入了场,才能松泛下来。
一考完试,又要管学政一众人的吃喝拉撒。
院试虽然没有外帘官内帘官的说法,但职责的划分上其实是一样的,舒家三外公负责外围的事,也够不到阅卷那里去。
发案之前,舒家三外公就知道下午紧跟着要覆试,这大堂里桌椅的搬动检查,桌面上学号的粘贴,应对考生、主要是应对学政和阅卷官中暑的大夫,解暑的绿豆汤……
匆忙的吃完饭就又开考了。
舒家三外公做事对自己对下边的人都要求严格一点,因为有顾思,考试的时候也没人敢给他传顾思的消息,以免被人怀疑作弊。
直到院试结束,大家都忙完收尾的事,这才闲了下来。
一听顾思中了西乡县十四名,很是惊喜:“太好了!”
舒家三外公其实见了顾思入场,知道他第一场中了,却不知道名次,就怕中的是十七□□名,覆试选不上。
十四名,覆试考好,《圣谕广训》不出错,肯定稳了。
来报信的差役笑着恭维:“师爷这侄孙一看就跟了您,脑子聪慧的不行,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举人指日可待,以后大有前途。”
舒家三外公笑眯了眼:“就你长嘴了!”
差役笑呵呵的,舒家三外公就赶人:“快忙去,茶水点心都准备好。”
提起这个,差役便说了正事:“大宗师传话说不吃晚饭了,急着阅卷呢。”
舒家三外公有些意外,一想这个学政的确是个勤勉的,阅卷官们一人也就阅三十几份试卷,一个字不落的齐看一遍一份试卷,三十多份也才二万多字,一个时辰就忙完了。1
“知道了。”Www.52GGd.Com舒家三外公应着,想着自己在外定的席面看来能用上了。
阅卷的时候,不用管学政及幕僚吃喝,舒家三外公就闲了下来,心情极好。
和舒家三外公想的一样,大半个时辰,学政和幕僚们就阅完了卷子,接着就是事关每个童生命运的事:排名。
排完名,把糊名拆开,对着正场的成绩一看,要是两场都入了所属之县的学额数之内,进步不大就依照正场的顺序来排,要是进步大了名次就能往前排一点。
要是第一场入了第二场没入,只要第二场成绩不糟糕,也能入县学额,排名会稍微往后一点,答的不太好也能拨府。
要是第二场入了第一场没入,这种人一般就会拨府。万一这种人多的话,拨府时就录名次前边的。不过一般也不会多了去,正场能考好的人,覆试也能考好,这个浮动并不大。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选法,学政本人的主观意见在这个时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