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姑娘是无意中听父母说起过顾思, 知道了这事。
因为顾思年龄小,她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了自己的看法;“挺有礼貌, 也体贴长辈。”
冯母眼里有了笑意,第一次看来, 顾家那孩子挺好,没什么毛病:“年龄那么小却能那么稳重, 这就难得了。”
冯姑娘想了一下,顾思看着的确是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稳重很多, 就点了点头。
冯母看女儿一副坦荡的样子,心下叹了口气。女儿还小, 没开情窦, 还不知道害羞呢。
顾家那孩子中了秀才, 说媒的定要踏破门槛, 他年龄还小, 定然不急,等个三五年都是可以的, 自家却等不了那么久。
想要说他家,现在定不下来, 将来怕是成不了。
改天得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看他们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顾思他们也没有直接回家里,而是在外边叫了几个菜提回去。
舒家三外婆的原话是:“这考试前小心的很, 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现下考完了,总要好好的吃一顿。”
他们先到了邻居家里接了舒秩。
舒秩一看到顾思就问他:“哥你考的怎么样?”
柳氏横他一眼;“你哥正场十四, 覆试已经考过了, 明天一发案他就是个秀才了, 你现在连一篇完整的八股文还不会写,还有脸问!”
舒秩早被柳氏骂疲乏了,又有顾思常在旁边鼓励,并不因为这话难受,反而因为顾思中了很是兴奋,跳着欢呼了两下,这才笑着对母亲道:“我比同窗强,又一直在进步就行了,总有一天也考上秀才!”
柳氏见他有这豪情,听后就笑了出来。
几人回去,把菜分成两份,男女各自分开聚一起吃了。
舒秩跟在顾思这里,吃完看婆子收拾,说起自己祖父:“我爷什么时候回来啊,他是不是已经知道你中了?”
“应该知道了,他不问,总有人给他递消息。”顾思应着。
舒家三外公其实也才知道顾思的成绩。
院试说起来知府是提调官,其实只用动个嘴,吩咐一下,真正管事的还是佐贰官。
舒家三外公是钱谷师爷,属文的,知府又信任他,是以院试外围事务的大任大都落在了他肩上,各个细节都要思量好再吩咐下去,一下询问查看,再报上去。
他还要与学政带来的一些人对接,院试里除了学政带着的幕僚之外,还有侍从,也要进试院里帮忙,学政不可能只管出题和监考阅卷,其他杂事也要有人接触,以免出什么问题。
事无巨细。是真真正正的大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