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谨记井利仁这点教训,让自己以后考试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弄脏卷面。
从衙门离开后,他们就回去,准备明天参加第二场考试了。
此时,顾家里,顾三爷正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顾六伯娘从后院过来,看到有些疑惑的问:“爹你咋了?想啥呢?”
顾三爷抬眼扫了过去,慢慢的说:“等成绩呢。”
“等啥成绩?”
“府试这两天就发案了。”
顾六伯娘也知道顾思去府里考试了,知道考完三四天就发案,她只是没多想。
现在一听就笑:“你愁也没用啊,能考上就好,考不上,考不上就下次再考呗,顾思那么聪明,八岁就过县试,多考个两次不就过了。”
顾三爷叹了一口气:“唉~道理谁都懂。”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种影响家里命运的大事,哪里能让人平静下来?
四代亲五代远,等他爹和他们兄弟过了世,家里和墨稼都是第五代了,关系就慢慢远了,受到的庇护有限。
家里又没有个成器的,要是顾思中了府试,那考个秀才就极有希望,别说他儿子孙子了,就是曾孙玄孙,都会受到顾思的庇护。
顾思活的越长,他这一房受到的庇护就越长。
家里同样关心这件事的还有顾九奶,她对媳妇儿念叨:“要是一次能中就好了,不然还得继续花钱念书。”
顾思的十三婶听了笑着应:“那要是中了还要考秀才,还是要花钱啊。”
顾九奶白儿媳妇一眼:“要是八岁就能考上童生,我乐得他多读两年书,将来考个秀才出来呢!反正到时候分家你三伯分的多,吃亏也是他吃亏多。”
“真考个秀才出来,哪里会吃亏哦!点主啊、司仪啊、写呈子啊、当先生啊,随便什么的,都赚好多钱,要是像我大堂哥那样,乡试时去长安当什么……誊录手?那不相当于公费游玩一圈还有钱拿。”
顾九奶一想也是,叹一口气:“你爷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个秀才,我是不指望顾思考个秀才了,这次能考个童生就谢天谢地了,真考上我到时候就去庙里烧香。”
顾思的奶奶此时正在庙里磕头:“菩萨保佑我家娃这次考上童生,考上秀才,考上举人,考上状元。”
消息传的慢,家里还不知道顾思第一场中了,懂得不懂得都在为他祈祷。
顾思早早睡了,第二天去参加覆试。
流程和第一场一样,就是这次整个考场的人一下子只剩下二十分之一,提堂的也只剩下十分之一,显得整个考场有些静谧。
府试第二场,考的内容和县试一样,四书文一篇、《孝经》论或《性理》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
第一道题终于正常了,不是截搭题,顾思答得很快。
只要不是“润屋能恶人”、“禽兽之谓大丈夫”这一类牛头不对马嘴的截搭题,顾思都能答的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