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出乎他的预料,这些人直接被打怕了。
姜行之索性也不多说,一群被吓破胆的人,真要他们进了义军,只会坏了义军现有的军势。
“还是得往北面招人。”姜行之拿起一本账册翻看,见到上面的文字后十分震惊。
“是不是很惊讶,我们居然抄出了这么多的粮食、金银。”吕乾语气有点讥讽。
熟悉吕乾的姜行之自然知道这位亲家是动了怒火。
抄家所得越多,就意味着这些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剥削越重。
江南鱼米之乡,每年有是十数万人饿死,堪称更古未闻。
须知道,文朝末年,为了抵抗戎狄过江南下,组建了三十万新军以及对应的同等数量辅兵,再加上其他的赋税,最高时几乎五口人养一兵。
可就算那样,大家至少不会饿死。
姜行之有点头疼,扩军势在必行,可这些都是家乡人,一旦将来戎狄反扑,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吕乾像是知道姜行之的想法,说道:“我们必须把戎狄赶出去,不然我们饿死的人更多,子子孙孙都得忍受饥饿、贫困、寒冷等。”
“用一代人的牺牲,换取下一代人的太平盛世,是值得的。”
姜行之不怕牺牲,但害怕将来无言面见父老乡亲。
“田亩清算得如何了?”
吕乾说道:“已经清点完毕,戎狄以及那些叛徒手里,累计占据了水田十二万六千多亩,其中甲等水田三万五千多亩,乙等······”
姜行之惊骇道:“怎么有这么多田?”
吕乾神色正常,对他的惊骇很理解,最开始他统计出数字时也是这个样子。
“古铜县累计有水田三十七万亩,不过大多数水源不足,尤其是北方两镇乡村,说是水田,不如说是水浇地。实际上只有赵家集靠着那条河的两万多亩田地,才算得上北面最好的肥田。”
姜行之有点不信,再次问道:“我们古铜县真有这么多田地?”
吕乾点点头,说道:“的确有这么多,以往我们都是简单目测,一个大概印象,所以才觉得甲等水田很少,赵家占了一半,实际上只有拿到这些文书,才知道我们坐井观天,不知道天外广阔。”
“另外,查抄的这些水田大部分都在青龙湖旁边,这本来是县城里最好的水田,也是被戎狄和叛徒们最先盯上的。”
姜行之仰天大笑。
吕乾神色却没有多少欣喜,从戎狄手里夺回这么多水田固然是好事,可这些田地的原主人死了,他们的族人还有人活着,到时候为了争夺这批资产,少不了有家族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