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几个人,几十人,而是有两万多族人,其中老幼妇孺都有。山区的瘴气肆虐,在大雨之后的时节进入山区,要是遇到瘴气,就是全部族灭的下场。
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们从彭石南山谷绕到了道恩火山的南麓,希望通过山林的遮挡,顺利地前往克塔温部落。
但是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模式不仅仅是武器的改变,甚至连战争模式也已经改变。
那五百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他们进入战场的目的绝对不是只给倭寇营提供辅助,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整个战区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
整个战区,每一股大型兵力的调动,绝对瞒不过他们的观察。
从他们转移出彭石南山谷,情报就已经传到了倭寇营。
一千多倭寇营的士兵日夜兼程,以跟他们相聚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完成了整个阵线的转移,并且顺利地抵达了他们的前方。
明古鲁人携带着老人和孩子,还有妇女和家业。可是倭人们什么都不用带,连粮食都是在目的地给他们准备好了,这种行军速度的差距,造成了倭人后发先至,并且还多了半天的休息时间。
大明的主力军队并不着急,他们慢条斯理地追击着,所到之处接受各个村落的投效,并且进行人员统计。
杀敌并不是战争的目的,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架构才是。
庄敬带领着一千六百多倭寇抵达拉斯河北岸的时候,见到了庞瑛带着两千援军已经在那里建立起来了前沿阵地,激动地差点哭了起来。
他知道即将要面临最艰难的时候,想要拦住已经走投无路的万茂,他的这一千多人恐怕全部填上都不够。
他也摸不清朱瞻基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路上都在担心朱瞻基会把他们倭寇营当做累赘给牺牲掉。
现在看到这两千都携带着火枪的幼军士兵,他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殿下终究还是没有放弃他,还想用他。
那些倭寇每个人都分了三斤炒米,几口大锅还用熏制的肉条,加上找来的野菜给他们煮的肉汤。
他们用芭蕉叶当做饭碗装汤,每个人都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在树林里睡了一个好觉。
但是羽林卫学的学员们却没有时间休息,在大战即将到来的时刻,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刻。
他们需要每时每刻都将敌人的最新情况,汇报给负责拦截的幼军和倭寇营。
根据他们的动向,大明这边也需要重新确定最合适的拦截地点。
万茂在五天之前,就已经发觉自己被抛弃,他的大部分族人已经不再相信他,而之前所有人对他的承诺也大半失效。
就连满者伯夷国的使节,也只是承诺他在逃开了大明士兵的追逐以后,才会为他提供逃难的渠道。
率领着还忠诚于他的族人们东奔西走,看似依旧威风凛凛,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苏丹,探子在拉斯河畔发现了大明士兵的痕迹。”